“一二一,一二一……”暑假期間,每天早上六點半,幾十個孩子會在社區(qū)志愿者和家長的帶領下,在山東省濟南高新區(qū)鳳凰國際社區(qū)的跑道上,不畏酷熱堅持跑步鍛煉。他們是濟南高新區(qū)金谷小學和社區(qū)共同組建的“伙伴+”“鳳凰國際娃娃跑團”。
這個暑假,濟南高新區(qū)在前期工作基礎上,創(chuàng)新出臺《“伙伴+”學生成長共同體實施指導意見》,構建校家社協同共育的“教聯體”,引導學生自愿組成暑期“伙伴+”學習生活小組,在家庭和社區(qū)支持下,鏈接社會資源,開展公益托管與項目式學習。目前,全區(qū)4.7萬余名學生已組建8008個“伙伴+”小組,“鳳凰國際娃娃跑團”即是其中之一。這些扎根社區(qū)、聯結社會的“成長細胞”,正悄然改變著傳統的假期生活及鄰里文化模式,讓孩子們走出家門,走向社區(qū)和社會。
在濟南高新區(qū)崇華學校的學生成長共同體中,正悄然萌發(fā)著令人欣喜的“夢想種子”:初一(7)班的徐瑞云與她的伙伴們圍在一起探討假期夢想:“我們能不能用激光科技改造校園導視系統?”這個充滿未來感的夢想,最終凝結成《“光耀校園”激光應用實踐計劃書》,開啟了這個小組科技主題的“夢想同‘萌’之旅”。放假第一周,小組成員們便走進濟南森峰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公司技術總監(jiān)親自給孩子們演示萬瓦級光纖激光切割航母鋼板的震撼場景。
有仰望星空的璀璨夢想,也有腳踏實地的堅實成長?!跋s蛻的過程就像我們的成長,需要耐心和勇氣?!毕s鳴聲聲,暑氣正濃,泰和小學的孩子們蹲在樹蔭下,小心翼翼地觀察剛出土的蟬若蟲。泰和小學校長姜燕設計的“蟬”主題項目式學習,讓孩子們既體驗了父輩雨后挖“知了猴”的野趣,更通過繪制生命周期圖、撰寫觀察日記等方式,培養(yǎng)了他們的科學探究能力。
“我們組的茄子又長長了兩厘米!”與此同時,在濟南市市中區(qū)七里山小學的“幸福農場”里,也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。雖然正值暑假,但孩子們還是約定每周返校照料自己負責的菜畦。學生們在教師和種植專家的指導幫助下,小心翼翼地松土、播種,分工合作,澆水施肥,忙得不亦樂乎。
“注意配合!”在濟南市萊蕪區(qū)口鎮(zhèn)中學的操場上,手球隊的吶喊聲劃破晨霧,教練宋永軍的哨聲不時響起。雖然暑假天氣炎熱、集訓辛苦,但隊員們一起訓練特別開心,熱情絲毫不減。“這支隊伍即將參加濟南市第一屆運動會,每天的對抗訓練、戰(zhàn)術演練都讓他們的配合更加默契,而且體育競賽教會孩子們的不僅是技術,更是如何面對勝負、如何團隊協作?!彼斡儡娬f。
養(yǎng)成健康的生活方式,濟南市槐蔭區(qū)的兩所幼兒園則開展了別具特色的暑期活動。清逸幼兒園的“21天無屏挑戰(zhàn)”讓家長們也積極參與其中?!皠傞_始孩子很不適應,現在她更愿意在沙池里玩過家家了?!奔议L李女士欣慰地說。園長劉忠霞介紹,這個活動旨在幫助幼兒建立健康的媒體使用習慣,通過親子游戲、戶外活動等方式,讓孩子們重新發(fā)現現實世界的樂趣?;笔a區(qū)清瀾幼兒園的“親子共讀計劃”,則讓每晚的30分鐘成為親子最溫馨的共讀時光。
“這些老物件會‘說話’?!睗鲜薪浧呗返谝恍W孩子們的紅色研學之旅,更是別具深意。站在原解放軍7213工廠的銹蝕機床前,觸摸宏濟堂博物館的百年藥碾……歷史感撲面而來。
走出家門,走進社區(qū),走向社會,當球鞋摩擦聲混入田間歡笑,快樂的奔跑、泥土的印記、清亮的蟬鳴,這樣的暑假生活,打開了孩子們的多維成長空間,也為孩子們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回憶。(中國教育報-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魏海政 通訊員 高捷)
濟南高新區(qū)鳳凰國際社區(qū)娃娃跑團晨跑 黨靜 攝
濟南高新區(qū)鳳凰國際社區(qū)娃娃跑團晨跑 黨靜 攝
工信部備案號:京ICP備05071141號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
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
Copyright@2000-2022 www.80whid.cn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