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訊(特約通訊員 劉銀燕)“云騰至雨,露結(jié)為霜,下雨天就要做跟雨有關的事情嘛,老師找來了《蜀素帖》和《苕溪詩帖》中雨字頭的一些例字,咱們來學習一下。”伴隨著淅淅瀝瀝的雨,安徽省阜陽市蓮池小學的書法老師范林俊帶著同學們一起,臨摹書帖中雨字頭的字,雪、霧、雹、霞、雷、霖、露……
而在另外一邊的語文課堂上,劉險峰老師為學生們解讀關于雨的經(jīng)典詩詞作品,讓孩子們品味古詩詞中情景交融的意境美,引導學生步入詩的意境,“雨是相同的雨,但詩人們則是通過不同的視野和角度去描寫它的……”
一場突如其來的小雨,成了老師們開展“情境教學”最好的載體。蓮池小學的老師們把學生帶入社會,帶入大自然,利用生活展現(xiàn)情境、以科學實驗為載體,用實物演示情境。一場關于雨的多學科教學活動,融入了科學、文學、書法、寫作、繪畫、音樂等學科知識,讓孩子們意識到可以從多角度感知自然,接受新知,真正把綜合素質(zhì)培養(yǎng)落到了實處。
“小雨淅瀝瀝,大雨嘩啦啦……”音樂教室里,吳詠梅老師帶著孩子們唱響了關于小雨的歌謠,在歡快的歌曲韻律中,大家扮演小雨滴一邊唱、一邊開心地舞動。在四年級一班的美術(shù)課上,孩子們的筆下也飄起了彩色的雨,“我要畫得大大的,里面還能容納我”“我要帶著雨到干旱的沙漠去”“我的雨滴可以把小蝌蚪變大”……孩子們想象的翅膀隨著窗外的雨盡情揮灑著。
據(jù)了解,蓮池小學多年來一直堅持用情境教學法激發(fā)學生的情感,以此推動學生認知活動的進行。類似于雨雪天氣、節(jié)氣風俗、節(jié)日等學校都會安排相關的情境課程,結(jié)合傳統(tǒng)文化教育和社團活動開展一些有針對的興趣課程教學。一場雨,讓蓮池小學的不同科目得到了互動,讓孩子們幼小的心靈得到了“共振”。
《中國教育報》2019年06月25日第6版
工信部備案號:京ICP備05071141號
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
中國教育新聞網(wǎng)版權(quán)所有,未經(jīng)書面授權(quán)禁止下載使用
Copyright@2000-2022 www.80whid.cn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