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青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,亚洲开心六月在线,2009中文乱码视频,在线120秒观看视频日本大片

<legend id="f8jhm"><ol id="f8jhm"></ol></legend>
<legend id="f8jhm"><u id="f8jhm"></u></legend>

  • <acronym id="f8jhm"></acronym>
      <sub id="f8jhm"><ol id="f8jhm"><abbr id="f8jhm"></abbr></ol></sub>
    1. 首頁>檢索頁>當前

      每間屋子都是書房

      發(fā)布時間:2025-09-17 作者:段春娟 來源:中國教育報

        像我這樣一個經(jīng)常嚷嚷“讀書好”的人,卻至今沒有一間真正的書房。常言道,房子總是少一間,衣服總是少一件,誠然。我家是三居室,剛搬來時三代同居,每個房間都得作為臥室,放床,放衣櫥,就沒有余地再有一間專門的書房了。

        書怎么辦?倒也不難,每個房間都因地制宜,找面合適的墻,貼墻放幾個書櫥。書櫥不過三十厘米厚,也占不了多大空間。你看,每間屋子都是書房,都可以擁書而眠了。

        缺什么吆喝什么。我整天對身邊的人說讀書好,并非因為自己是飽讀之人,恰恰相反,是因讀得太少。喊著要讀書,是勵人,更是勵己。

        讀書要趁早,這是我中年以后的認知,更是我無法彌補的缺憾。小時候沒書可讀,更沒意識和契機去主動讀書,止于跟著老師跑,寫寫作業(yè)、做幾張卷子,哪里讀過幾頁書!

        及至上了大學,被錄取到中文系,一切從零開始。時間自由了,讀書也成了專業(yè)學習,可因基礎太差,像只無頭蒼蠅,讀起書來毫無頭緒。文學史、文學原理、古代漢語、現(xiàn)代漢語,被切割得零零碎碎;中外名著也硬著頭皮啃,但底子太弱,從書中又能體悟點兒啥呢?不是不求甚解,而是能力有限,根本解不了多少。表面上忙忙碌碌,實際上懵懂無知,大學四年就這樣匆匆過去了。

        人到中年,常思及大學生活,后悔沒有趁年輕多讀些書,尤其是經(jīng)典原著。甚至也懷疑,是當初老師沒教如何讀書,還是自己沒聽進去?這個疑問一直存在心底,無法驗證,直到2024年10月,大學時代教我們先秦文學的王世舜先生去世了,同學們在班級群里唏噓悼念。王中慧同學說:“王先生當年圍繞讀書‘全本’‘選本’的教誨一直回響在耳邊,永遠忘不了先生當年關于讀書的話……”這正觸及了我的敏感點,可我全然不記得先生是怎么說的了,忙問:“先生當年就讀書說過什么話?”王中慧說:“王先生在課堂上說,他的上一輩做學問讀的是‘全本’,他這一輩讀的是‘選本’,到了我們這一代,連‘選本’也不讀了……”我恍然大悟,不是老師沒有教,而是自己認知能力太差,接不上老師的茬兒。想那時,全無“全本”“選本”概念,只求讀個故事梗概,連“文學是人學”命題也不明所以……

        但我好像又是喜歡讀的。當初我選擇讀研,就是想到畢業(yè)后回老家教書(我念的是師范院校),就再也沒有大學那么大的圖書館了。那時考研不像現(xiàn)在這樣競爭激烈,過了線基本就能上。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。

        讀研后,有一陣子同學間流行讀米蘭·昆德拉,我們幾個舍友傳著讀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》。我讀了一遍,模模糊糊不太懂,索性又讀一遍,好像這回悟了:那些偶然性,那些不起眼的“輕”,原來都是生命中的“重”啊。自此仿佛對讀書開了點兒竅,文學及哲思,原是合而為一的,都是對生命、對生活的認知。

        日子如排山倒海般快,上了七年大學,畢業(yè)了。工作、結婚、生子,承擔種種角色,家庭的、社會的責任都來了。人生大幕也徐徐展開,能感覺到生活沉甸甸的分量,也時有壓抑郁悶。因緣際會,我又“遇見”了汪曾祺先生。也許是年齡使然,很能讀進去,仿佛黑暗中透了光,找到了精神出口。汪先生的文字有種積極向上的力量,又不是呼喊式的,恰如春天的小雨潤物無聲,這感染了我,或者換個詞,療愈了我——汪文是有這個作用的,這也不只是我一個人的看法。他雜覽博雅,充滿情趣,這樣的人生底色令人向往。汪曾祺是引人向上、向善、向美的,所以我說他的文字是我的人生修養(yǎng)書和美學課。

        大約是讀書讓我變成了現(xiàn)在的樣子,除了柴米油鹽之外,還愿意把時間和精力花在一些“無用”的事情上來。

        讀書是個人的事,每個人所遇不同,要傾聽內(nèi)心的聲音,尋找屬于自己的路。這是我常對學生們說的話,不知他們能否聽進去,是否也一如當年的我?

        人海茫茫何所適,青燈相伴漫讀書。若說理想,這便是我的理想吧。讀書不為別的,為的是我的心。

       ?。ㄗ髡邌挝唬荷綎|財經(jīng)大學)

      《中國教育報》2025年09月17日 第09版

      0 0 0 0
      分享到:

      相關閱讀

      最新發(fā)布
      熱門標簽
      點擊排行
      熱點推薦

      工信部備案號:京ICP備05071141號

      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

     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(wǎng)版權所有,未經(jīng)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

      Copyright@2000-2022 www.80whid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  京公網(wǎng)安備 1101080202584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