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訊(記者 程墨 特約通訊員 葉華杉 毛軍剛)“洪湖水呀浪打浪,洪湖岸邊是家鄉(xiāng)……”伴著耳熟能詳?shù)膬?yōu)美歌聲,近日一艘漁船載著一群“紅領巾”從蘆葦叢中穿插而行,向著一碧萬頃、水鳥齊集的洪湖濕地保護站駛去。
這是湖北省荊州市洪湖市第一小學的學生們,親近大自然、了解濕地保護知識的情景。自2005年開展洪湖濕地生態(tài)大保護行動以來,該市積極把“環(huán)?!边@個社會大課題融入中小學生日常行為教育中,實施“紅領巾帶動工程”,開展綠色生態(tài)教育、綠色環(huán)保衛(wèi)士、綠色學校創(chuàng)建等活動。
“綠色之戀,保護環(huán)境愛家園;紅色之旅,沐浴陽光傳薪火;金色之光,燃燒激情樹理想。我市中小學持續(xù)10余年實施‘三色’教育,將‘德育小課堂’與‘社會大課堂’有機結合,走出了一條思想道德建設的特色之路?!焙楹薪逃志珠L邱正東說。
據悉,洪湖市先后編寫《我愛母親湖》《美麗洪湖我的家》《長江——水生動物的家園》等多本環(huán)境教育地方教材,供全市中小學生循環(huán)使用,每周一課時環(huán)保教育持續(xù)至今。此外,該市還充分發(fā)揮教育輻射功能,成立由學生、家長、環(huán)保專家、有關部門共同參與的綠色生態(tài)教育委員會,組織開展“小手拉大手、共建我家園”“筆記大自然”“小河長、小湖長”等環(huán)保小衛(wèi)士活動,學生在獲得綠色環(huán)保知識的同時,得到了社會實踐鍛煉。
該市還深度挖掘環(huán)境設施的文化內涵,學校的每一項工程都與“綠化、美化”的指標同步規(guī)劃建設,在提升學校環(huán)境品位的同時,強化育人功能,促進學生與自然和諧相處,讓全市中小學生爭做生態(tài)小公民。
“賀龍元帥是如何用兩把菜刀鬧革命的?”“《洪湖赤衛(wèi)隊》這部電影講述了什么故事?”……近年來,當?shù)刂行W充分挖掘洪湖市70個革命舊址、15座革命烈士紀念碑、4個革命歷史紀念館,以及無數(shù)烈士詩詞、革命歌謠中蘊含的紅色資源,廣泛開展革命傳統(tǒng)教育基地的發(fā)掘、評選、認定活動,由洪湖市人民政府掛牌命名了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、勞動實習基地、軍事訓練基地;組織力量編寫了《洪湖革命史話》《可愛的洪湖》《洪湖文史》等德育讀物,作為全市中小學“兩傳”(革命傳統(tǒng)、傳統(tǒng)美德)、“三主”(愛國主義、集體主義、社會主義)教育的鄉(xiāng)土教材;始終注重用紅色基因和時代精神占領學生的思想陣地,以紅色革命傳統(tǒng)教育為載體,全面開展以看紅色電影、唱紅色歌曲、訪紅色圣地、悟紅色精神為主要內容的紅色文化德育活動。
“這些年我們堅持組織學生到基地參加掃墓、瞻仰、勞動、軍訓、實習等活動,教育學生懂得了祖國利益高于一切、幸福要靠勞動創(chuàng)造的道理,樹立了國家意識和紀律觀念,對學生行為習慣的養(yǎng)成確實有很大幫助?!焙楹薪逃指本珠L劉忠云介紹。
在具體實踐中,洪湖實驗小學用黨的36位軍事家的名字對各班級進行命名,每天語文課前輪流安排學生講述將軍們的戎馬生涯;瞿家灣列寧小學組織學生追隨革命先烈的足跡,動手收集整理其英勇事跡和革命故事;洪湖賀龍中學堅持舉辦“元帥頌”故事會、“元帥在我心中”演講比賽,以激勵學生繼承元帥遺志、矢志報國……
除了“綠色”“紅色”教育之外,洪湖市還要求中小學教育將知識傳授、能力培養(yǎng)、智力開發(fā)、情操陶冶熔為一爐,組織開展了以講道德、知禮儀、愛科學、守法紀等為主要內容的金色理想教育活動;還創(chuàng)辦了學生團校和業(yè)余黨校,進行黨團的基本知識、基本理論教育,不斷加強學校黨建團建工作,吸引了大批優(yōu)秀學生凝聚在黨旗和團旗下。
“好雨知時節(jié),當春乃發(fā)生?!薄吧斪魅私埽酪酁楣硇??!薄靶坳P漫道真如鐵,而今邁步從頭越?!薄@是洪湖市第一小學的一場背詩比賽,一年級(4)班學生謝凌瓏和五年級(1)班學生章子墨以接龍的形式背誦詩歌,比拼30多個回合還不分勝負,贏得了滿場掌聲。
各校因此紛紛改革教學模式,成立足球、器樂、手工制作等社團,每年都通過舉辦藝術節(jié),啟動經典朗讀、書香班級評比等活動,讓校園里充滿書聲、歌聲、笑聲。
《中國教育報》2019年06月04日第6版
工信部備案號:京ICP備05071141號
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
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
Copyright@2000-2022 www.80whid.cn All Rights Reserved.